我院(所)天敌昆虫观测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6-25 12:55 来源:曹凯歌 唐艺婷 阅读:
分享:

去冬今春以来,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2022年度及2018-2022年期间,各观测实验点开展农业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暨天敌等昆虫资源观测监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我院(所)被授予2018-2022年“先进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唐艺婷等同志分别被授予2022年度和2018-2022年“先进个人标兵”,同时出具了包括“优秀”评价在内的《任务证明书》,增挂“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淮安(清江浦)观测实验点”匾牌。这是对我院(所)2018-2022年期间连续从事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的又一肯定,是给予天敌等昆虫资源观测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及数据采集、报送等工作突出表现的再次褒奖。

2018年以来,我院(所)按照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部署安排,先后在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南路338号淮安市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和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海明高效农业种植合作社设立天敌昆虫观测点,并依据有关数据采集的标准、规范要求,组织科研人员对区域范围内农作物天敌昆虫资源和天敌昆虫种群进行持续扎实的动态观测监测;利用马氏网等广泛收集淮安地区天敌昆虫资源,并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分类、保存,建立了天敌昆虫资源库,现已收集和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好控害潜能的本土优势捕食性天敌,包括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中华草蛉、蜘蛛和捕食螨等,收集图片标本5000余张;及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做到90%以上监测数据在采样后72小时内向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报送,其余数据在采样后1周内上报,上传数据200余条。同时,做好数据备份、保存及分析、总结,提交专业性、综合性分析报告及观测监测任务工作报告,接受上级考核评价等,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观测监测任务,每年都得到上级主管单位较好评价。

与此同时,我院(所)天敌等昆虫资源观测监测团队还会同植物保护、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种质资源观测监测团队,紧紧围绕国家“在全国布局一批负责观测监测的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布局目标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建设项目指南,积极申报相应创新平台及有关项目,并获批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即“国家农业科学淮安观测实验站”。这是我市乃至全省“十四五”首批、目前唯一的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综合站),被列入“十四五”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基础支撑平台)建设项目,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省农业农村厅审批,目前正按项目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有望年内施工建设。

   我院(所)天敌等昆虫资源观测监测团队也将充分利用该平台,并抓住项目建设契机,在高质量完成观测监测任务的同时,开展天敌资源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突破天敌规模化扩繁与释放技术,提升区域内天敌研究与应用水平,有效支撑区域农业化学农药减施目标,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区域天敌昆虫研发中心、现代化作物害虫天敌繁育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