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专家杨文钰教授赴我市指导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30 16:30 来源:李 可 阅读: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稳粮增豆”战略,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我市的高效应用,7月28日,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来我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与调研。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专家组成员顾大路研究员、连云港市元天农机研究所孙星钊正高级工程师、我院青年科研人员李可等陪同调研。并与淮阴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孙电虎、汤旺等进行深入交流。

在淮阴区高家堰镇孙电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情况。据了解,孙电虎已连续三年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4:6模式),种植面积达1200亩,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优化技术,今年大豆和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他对这一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给予了高度认可。杨文钰教授对田块施肥情况进行询问,指出由于玉米需肥量大,后期建议尿素追肥,重点监测田块病虫害动态,并科学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控,他强调,科学管理是确保“豆米双丰收”的关键。当前正值大豆玉米化学控旺关键期,当前苗情整体健壮,顾大路研究员叮嘱到此田块种植密度大急需化学控旺,鉴于当前雨水情况,建议7月29日雨水前6小时进行无人机喷施化控剂。专家们的现场指导为种植户稳产增收明确了方向,为稳粮增豆、保障国家大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淮阴区高家堰镇红星村汤旺家庭农场,杨文钰教授明确指出复合种植密度不足、用肥量少是造成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后期尿素追肥必须跟上,他详细讲解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他强调,合理配置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例、优化田间管理是确保“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关键。

  

   

      

调研中,大多数农户都表示,新技术益处多,能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年际交替轮作,可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问题。杨文钰教授介绍,该技术已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平均可实现玉米产量稳定、大豆亩增100-150公斤,并减少氮肥施用4-6公斤/亩,经济效益提升显著,此次技术指导是我院强化科技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专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有效提升了技术推广和实用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