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淮安水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为提升我市水稻精准化施肥水平,打造水稻精确变量智慧施肥示范样板,8月6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亚夫科技服务洪泽岔河工作站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淮安市农学会,在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举办“智慧稻作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集中展示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无人机施肥等智慧农业技术。淮阴所党委副书记章安康、副所长吴传万,洪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乡镇技术骨干、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等60余人参加活动。
在岔河优质稻米种植基地现场,技术人员为大家推介了基于无人机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氮肥精准调控和变量施肥的技术成果,从“无人机+多光谱”在农情监测、营养诊断和智能施肥技术的背景意义、技术原理、生产运用、生长监测、技术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据介绍,该项技术采用搭载轻型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监测平台,建立基于图谱信息融合的氮素营养无损诊断模型,可以快速无损的大面积对水稻的长势与养分状况进行定量的监测和诊断,基于诊断的结果,可以通过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肥处方的精量化作业,实现“智能感知-智慧决策-精准作业”一体化精准变量施肥,与传统的人工识别和人工作业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和人力投入,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观摩会现场氛围热烈,水稻种植大户们围在田埂边,或举起手机记录操作细节,或向工作人员询问技术细节。“以前施肥靠感觉,几十亩地施肥还要雇人忙3天,现在用无人机智慧施肥更精准,省肥、省工还省钱,科技就是种粮的好帮手!”与会农户纷纷表示,要尽快应用智慧施肥技术,让“科技田”长出“致富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