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技人员奔赴一线为台风灾后受损水稻“把脉开方”

发布时间:2024-09-27 15:51 来源:谢昶琰 阅读:
分享:

受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强热带风暴级),第14号台风“普拉桑”影响,我市在15-21日期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大风和强降雨天气,为及时了解台风对田间水稻后期生长的影响,9月24-25日,我院党委副书记章安康研究员带领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昶琰及曾洋博士,会同洪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涟水县乡镇专家工作室技术人员,先后赴2024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示范基地-涟水县科技示范展示中心(朱码街道薛行村)和乡镇农技推广点(高沟镇前进村、陈师街道陈师居委会、成集镇杰勋村),洪泽区科技示范展示中心(岔河镇东陈村)和乡镇农技推广点(东双沟镇草泽居委会、淮安市文旅集团、三河镇朱圩村),及部分科技示范户的水稻种植田块,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在田水稻生长情况,并进行现场指导。

在涟水县科技示范展示中心,台风对粳稻没有造成影响,但有个别杂交籼稻田块出现了轻度倒伏,并伴有对水稻叶片造成的机械性损伤现象。

 

“现在稻田里还有积水的,要及时把水排干,再补充一些免疫调节剂、叶面肥,让水稻加速恢复生长,促进灌浆结实,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后续要警惕病虫害的发生,加强虫害防治。”技术人员现场或通过电话指导当地基地负责人开展田间水稻灾后应急管理。

   

  在洪泽区科技示范展示中心,由于田间水稻中后期施肥、病虫害防治、水浆管理等措施到位,台风对不同品种水稻并未造成影响,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长势喜人。但边上科技示范户个别水稻田块的植株出现了稻纵卷叶螟危害。技术人员针对田间水稻生长情况提出技术方案,现场指导基地负责人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接下来,科技人员将及时跟踪做好水稻灾后生产技术服务,针对迟熟品种有病虫害特别是有虫害发生的田块要科学有效防治虫害,深入一线进行水稻适时收获与机收减损技术指导,为保障水稻丰产丰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