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院畜牧兽医团队牵头,淮阴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的“猪发酵饲料新型菌种筛选及创新应用”科技成果论证鉴定会成功召开。由扬州大学王金玉教授、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王冉研究员、江苏省推广站原站长朱满兴研究员、扬州大学包文斌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原党委书记高峰教授5位专家,组成成果论证专家组。淮安市农科院副院长汪国莲研究员出席并主持本次会议,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张则斌秘书长、成果完成单位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会上,汪国莲副院长指出淮安是畜禽养殖大市,生猪生态健康养殖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由淮安市农科院、淮阴师范学院、扬州大学、饲料企业等科研团队联合研究,共同完成的“猪发酵饲料新型菌种筛选及创新应用”科技成果正是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来解决生猪健康养殖问题;通过筛选新型复合菌群发酵生产饲料来提高生猪高效健康养殖,开发的猪发酵饲料新型微生态制剂已在饲料企业产业化应用。
成果主要完成人、我院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刚从成果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应用推广等方面作详细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成果完成人的工作汇报,细致查阅了相关材料,并对成果关键技术和关键创新点进行质询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金玉教授指出本成果完成人主要为青年科研人员,能针对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联合科研攻关,发表一系列有创新性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及多项发明专利成果,他们取得这样的科研成果非常不容易,这种勤奋科研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鼓励和支持,希望项目组成员能进一步深入科研,再接再厉,争取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省院副院长王冉研究员表示,淮安市农科院作为江苏省农科院在淮安市设立的地方科研院所,虽然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但科研成果丰硕,希望淮安市农科院的科技人员能坚持以产业发展问题为导向,培养独特的科研思维,扎实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造诣,争取一流的科研成果。
成果项目组对专家提出的技术问题一一进行回答,并诚恳地接受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将按照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成果材料,争取做的更好。
专家组经过深入论证讨论,认为“猪发酵饲料新型菌种筛选及创新应用”科研成果针对仔猪早期肠道微生物定植及免疫系统建立的调控机制,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首次筛选获得与早期免疫系统发育显著相关的产杆菌霉素D的枯草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能显著增强生猪的免疫力、提高生猪健康性能和改善猪肉品质;该项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开发的猪发酵饲料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汪国莲副院长代表成果完成单位对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成果项目组将以此成果论证鉴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该科研成果的推广示范力度,为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