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技人员赴涟水县调研转基因玉米生长情况

发布时间:2025-09-04 10:24 来源:作物调控技术研究中心 阅读:
分享:

92日,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成员顾大路研究员带领我院贾艳艳、殷小冬一行科技人员先后来到淮安市涟水县涟城街道林场村、涟水县南集镇下营村转基因玉米示范基地,对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生长情况进行调研。

科技人员认真观察了每一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生长状况,查看玉米株型、叶片的颜色与形态,仔细检查有无病虫害的迹象,并针对品种选择、播种密度、化控后效果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涟水县涟城街道林场村转基因玉米基地共有7个不同转基因品种,当前生长期基本一致,均处于乳熟期。其中农大778D品种的叶片呈深绿色,叶色均匀无黄斑,叶片呈微弯状,叶尖钝圆,茎秆硬且韧性好,节间粗短,能有效支撑植株并增强抗倒伏能力。登海533D品种植株为紧凑型,叶片上冲,透光率有所提升,群体光合效率高,茎秆坚硬且有一定弹性,适合合理密植。涟水县南集镇下营村基地转基因玉米于7月上旬播种,播期较迟,当前80%玉米植株处于开花吐丝期。

顾大路研究员指出,当前是玉米生长的最后一段时间,管理问题仍不可忽视,想要玉米不减产,要谨防玉米茎叶出现早衰,发现早衰趋势或叶片枯黄迹象时可以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补给养分,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株高2.5米以上的品种要合理密植,最好在7-8叶期喷施化控剂,提前防止成熟期倒伏。

 本次调研深入田间地头,针对转基因夏玉米生长关键期,在虫害生物防控、水肥精准调控及抗倒伏化学调控等方面制定了科学方案,通过实地监测转基因玉米在淮安地区的抗虫性表现及产量构成要素,验证品种区域适应性,为淮安市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稳产增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